1.黄金还会继续涨价吗

2.中原油田的展望未来

3.玉米什么时候能涨价啊

4.远期合约是否一定是下降的?

5.瓜达尔港有何价值?

6.净利预增的挺多:国科微、中兴通讯

7.今年经济形势怎样

原油价格展望_原油未来价格走势

从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看,2011年我国经济是在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运行

从基年经济增长率的位势看,2011年的起点较高,继续加速上升的空间不大。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使经济走稳,主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3%,位势较高,“十二五”时期继续加速上升的空间不大。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使经济走稳,防止各地借“十二五”开局之年盲目大干快上,防止借领导班子换届之机大搞“政绩工程”,防止整个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平稳运行。为此,2011年宏观调控首先使经济增长率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恢复性大幅回升向适度增长区间平稳回落。

进入2011年后,这一正常、平稳的回落过程却被中外一些人士解读为中国经济已处于滞胀状态,或面临滞胀风险,或将陷入“硬着陆”,经济增长率有可能降到8%以下。这些解读是不符合实际的。说中国经济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滞胀的主要依据是两个指标:一是中国制造业购经理指数(PMI)近两个月连续回落;二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同比增长率4月比3月回落了1.4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购经理指数,在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的27个月中虽有几次在51%至56%的区间小幅波动,但连续处于临界点(50%)以上的扩张区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运行过程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有点小幅波动是正常的,不应大惊小怪。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同比增长率来看,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呈现出向适度增长区间回落中趋稳态势,从2010年6月到2011年4月已连续10个月保持在13%左右。这怎能说中国经济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滞胀呢?

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看,2011年重在稳定物价总水平,“稳物价”与“稳增长”是相辅相成的

2011年1月至4月,居民消费价格月同比上涨率分别为4.9%、4.9%、5.4%和5.3%。从近5年来的情况看,2006年物价较为低稳,在3%以下轻微波动。2007年物价开始攀升,连续破3、破4、破5、破6。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初,物价上冲到8.7%。随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物价随经济增长率的降低下降至1.2%。2009年,物价在大部分月份中处于负增长。2010年下半年,物价开始攀升,破3、破4、破5,主要是从一些小品种的农产品涨价开始,民间的概括为:“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苹什么、辣翻天”等。

物价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是关系民生、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决不可轻视。中央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对于今年的物价走势,一般认为,由于2010年物价走势前低后高,再加上翘尾因素的影响,今年可能会是前高后低,经过努力,实现4%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是有可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今、明两年看,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经济增长态势。今、明两年经济增长会不会出现偏快或过热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物价上涨,都与需求面即经济增长过热的拉动关系密切,而这次物价上涨的一个新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像过去那样过高。在经济增长速度还没有明显高企、经济没有明显偏快或过热的情况下,物价却开始攀升。考虑到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再加上“十二五”开局,各地大干快上的热情很高,所以不能排除今、明两年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偏快问题。因此,当前“稳物价”与“稳增长”的任务是相辅相成的。二是农业自然灾害因素。我国已连续7年实现粮食增产。今年,如果自然灾害严重并影响到粮食丰收,就会助推物价上涨。三是国际因素。如果国际上原油、原材料、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加大。此外,还要关注和警惕工资上涨与物价上涨的螺旋式攀升问题。我国19年以来物价保持了十几年的低稳状态,与经济增长没有出现严重过热有关,也与劳动成本较低、工资上涨缓慢有关。现在,我国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结束,物价上涨与劳动成本上涨的关系更紧密了。

从潜在经济增长率看,2012年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背景下,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可把握在8%—10%,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中线可把握在9%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数据的计算分析,19—2009年,我国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可视为8%—12%,潜在经济增长率中线为近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也付出了较大代价,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可概括为“三高五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劳动成本、低成本、低环境成本、低技术含量、低价格竞争。由此带来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主要是:内需与外需不均衡,投资与消费比例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强化,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能源、矿产、土地、水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受到各种成本上升的影响,受到国内消费需求狭窄的限制,受到国际经济、金融等风险的冲击。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2012年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上限可下调2个百分点即可把握在8%—10%,潜在经济增长率中线可把握在9%。这对于宏观调控的政策含义是:当实际经济增长率高出10%时,就要实行适度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当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8%时,就要实行适度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当实际经济增长率处于8%—10%的区间时,可实行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2012年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2年,我国将发生两大历史性变化:一是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将由中低收入组进入中高收入组;二是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将超过50%。这将为2012年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重要动力。

关于居民收入提高。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62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0美元,在世界处于低收入组;到18年改革开放之初,上升到190美元;到1998年上升到790美元,进入中低收入组;在新世纪之初,突破1000美元;“十一五”时期,从1760美元上升到4050美元;在2012年的第一年2011年,预计将达到4450美元,开始进入“中高收入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两个同步、两个提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可以预见,我国居民收入将加快增长,从而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基础性条件。

关于城镇化推进。我国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49年为10.6%,18年上升到17.9%。“十一五”时期,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3%上升到2010年的49.68%。2012年,我国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预防和治理“城市病”。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乡村人口。这对于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将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2年我国产业结构将有重要变化,主要包括: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服务业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黄金还会继续涨价吗

A股市场今年的主线是什么呢?

能源——能源——能源,重要的话说三遍。大家可以查一下国际国内的新闻,一目了然。能源概念主要包括:电力、煤炭、氢能源、有色、化工等板块。具体如下:

1、电力板块:主线行情的左翼

去年三、四季度,电力板块展开了波澜壮阔的行情,12月下旬进入调整,个股幅度很深,个别甚至达到了50%到60%。但是大盘要上3800点,必须要靠电力和煤炭联动。下周四左右可以逢低开始逐步建仓,慢慢买,建议23311比率建仓。

个股方面值得关注: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川能动力、乐山电力、长城电工

2、煤炭板块:主线行情的右翼

最近几年是能源年,煤炭上涨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去年10月份,煤炭板块展开调整。经过了前段时间的大幅回调,煤炭板块处于较低低估价位,12月均有底部放量趋势,存在价值修复。12月份,发改委上调了下水煤长协基准价,这对A股绝大部分上市煤炭公司是长期利好,因为大部分煤企都是长协价为主。此外,印尼禁止煤炭出口。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煤出口国,2020年的出口量近4亿吨,最大的买家是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大盘要上3800点,必须要靠电力和煤炭联动。

个股方面值得关注:中煤能源、郑州煤电、电投能源、山煤国际、潞安环能

3、氢能源为主的绿色新能源:主线行情的

氢能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广阔。氢能源具备能源和储能特点,具有来源广泛、安全可控、高效灵活、低碳环保等多种优势,可以同时满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氢能被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目前,化工行业副产品产生氢气很成熟,但是基本现在都作为补充燃料烧掉。目前,能提供氢能源的主要是这个板块的个股。有这个概念的股票应该是上半年炒作的热点。这个板块还会催生一批储运氢能的概念股。

个股方面值得关注:宝丰能源、宝泰隆、冰轮环境、东风科技、凯龙股份

氢能源(储能)值得关注:深冷股份、密封科技、鸿达兴业、中材科技、兰石重装

4、有色金属:主线行情的右轮

从有色金属板块的走势来看,有色金属板块迎来的阴跌接近尾声,出现了个股底部放量和资金介入(刚刚开始),甚至可以说还处于主力吸筹的阶段,股价多处于“山脚”。与题材、概念难以捕捉和把握不同,有色金属板块就好把握多了,看它们的名字你就会知道它们是生产铜还是铝又或是锂和稀土。韭菜(散户)唯一需要看的就只是它们的储量、开发成本以及股价、市值处于一个怎样的状况就好。

个股方面值得关注:北方稀土、驰宏锌锗、西藏珠峰、株冶集团、紫金矿业

5、化工板块:主线行情的支撑架

化工板块一直是A股市场牛股的摇篮,化工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基础产业。是钢铁、能源、产业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自然会催生化学板块的众多牛股,化工板块也是产业重工业的支柱。每年2月底或者3月份,化工板块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未来需求驱动和边际回暖是主旋律,受双碳政策下供给受限以及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化工板块众多化工品价格持续上涨,化工景气持续攀升,近期由于供给端有所趋松叠加需求下降导致景气度下降。展望2022年,我认为布局的方向核心还是在于需求较好的个股,其次是前期受疫情等因素压制但如今基本面有所改善的个股,以及供给格局相对稳定的子赛道。

个股方面值得关注:沧州大化、云天化、华昌化工、山西焦化、卫星化学

6、前期涨幅较大的中成药板块:是主线行情的添加品,但是个股涨幅可能不容小觑

该板块基本所有的个股,都基本面良好,收益稳定,估值较低。基本都有国资或地方背景。喝酒吃药板块历来受大资金青睐,是大资金抱团的首选。板块中好多个股,护城河门槛极高,部分个股的产品系国家核心机密。

板块总体市场适中,层次分明,高中低(市值和股价)个股比例均衡。

近年来受到国家重点扶持,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减免税收、整合增收、给利好政策),部分个股长期收益增长预期明显。

个股方面值得关注:太极集团、江中制药、华润双鹤、益佰制药、双鹭药业

7、低价低市值个股:主线行情的牛股摇篮

简单而言,市盈率低的股票,都可算是低估值的股票;价格在5元以下的都是低价股票,股票流通市值在20亿以下的都是低市值股票。

这个非常难选,建议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等研究透了,非常熟悉了,再去下手也来得及。个股的主力都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收割韭菜,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原则,守住最后的底线。

个股方面值得关注:江苏有线、迪马股份、酒钢宏兴、华锦股份、太原重工

8、国企改革板块:主线行情的主体(能源股大部分是国企)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只有深入推进改革,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向前发展。从市场后续表现来看,往往能取得较好的回报。

首推中字概念股。中字头股票就是股票名称第一个是中字的,那些关系国计民生和对国家经济有较大影响的企业才能以中国为开头命名。中移动将在明年1月份上市交易,是炒作该板块的催化剂。以中字头来代表那些国资控股的巨型,垄断性质的上市公司,涉其的炒作资金也大多是社保,保险以及汇金等国家队资金。

个股方面值得关注:中国重工、中远海控、中国巨石、中国石化、中国人保。

9、今年上半年的行情走势

1月上中旬,震荡调整为主,3500点还是要破的,极限位置3420点左右。这个阶段很关键,如果调整目标位没到,时间还要延长,可能调整到1月底。

明年1月中旬至1月下旬,区间震动为主,3650点至3700点左右。

春节前小概率可能突破3723点和3731点高点。

中原油田的展望未来

金价可能会继续下跌,但金价是涨是跌主要取决于黄金市场的发展趋势。当大量资金流入黄金市场时,可能会刺激黄金价格,使得黄金价格放缓。再加上疫情影响,疫苗提速,势必带动经济复苏。为了避免美债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推动金价的因素没有了,黄金就会下跌。

如何判断黄金的走势

1.供求关系:黄金是有特定价值的商品,所以也会受到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当黄金价格上涨时,人们的需求会大大减少,黄金的供给会大大增加;

2.美元的走势:黄金和美元的关系是负相关的。美元开始升值,黄金价格就会下跌;相反,当美元开始贬值时,黄金的价格就会上涨,此时黄金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值作用;

3.成本预测:黄金比较稀有,其本身价值与黄金价格相对应,通常不会偏离太多。在市场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黄金的价值非常明显。

最新黄金市场分析

11月19日周五亚盘,现货黄金在1859附近保持稳定。周四(11月18日)金价小幅下跌,因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0个月来最低,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但美元走强限制了金价的跌幅。通货膨胀仍然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美联储银行行长威廉姆斯说,美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变得更加普遍,对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正在上升。政策制定者将密切关注这一趋势。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疫情之前的水平附近,劳动力市场继续复苏,但工人短缺仍阻碍了就业增长的加速。在全球通胀飙升之际,各国央行收紧政策的预期出现分歧,推动美元飙升。分析师表示,美元已经全线上涨,现在市场将退一步评估通胀主题是否真的以大家认为的速度持续。综合来看,金价继续高位震荡。本周公布的重要经济数据并不多,短期内金价仍可能以震荡为主。可以关注下几天英国和加拿大的零售数据。

黄金技术面来看,昨日黄金冲高回落至低位,最高承压至1770.80

玉米什么时候能涨价啊

建设三大基地,打造百年基业

“建设三大基地,打造百年基业。”1月10日,从局党委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七届三次职代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上传出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油田将在东濮、普光、内蒙古建设三大油气生产基地,打造“百年油田”的战略构想正在变成具体行动。

东濮:中原油田的立足之本

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作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第二大油气田,中原油田已经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累计为共和国贡献原油1.2亿多吨、天然气近400亿立方米。

2009年,东濮老区生产原油286万吨、天然气8.36亿立方米。油气田的建设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建成如此规模的油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中原油田来说,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东濮老区仍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是油田生存发展的根基。东濮凹陷既富油又富气,三次评价结果是石油量12.37亿吨,天然气量3675亿立方米。截至目前,东濮凹陷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5亿吨,探明率不到50%;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301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35%,远远低于东部油田的勘探水平,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油田逐步探索完善了一套“指得准、看得清、打得中、辨得明、试得好”的勘探技术系列。这些新技术、新工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找油找气,为老油田精细勘探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近年,油田每年新增探明储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而且储量品位和动用程度不断提高。丰富的储备,不断有新的接替,为东濮老区的持续有效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老区开发上,油田牢固树立“精细二次开发”的理念,以油藏经营管理为中心,精细老区综合调整治理,使自然递减减缓,地层能量和综合含水保持稳定,开发状况逐年好转,稳产基础得到逐步增强。

无论是基础,还是开发状况,东濮老区较长时期保持年产300万吨油气当量的条件基本具备。

为了建设好东濮这一油气生产基地,2010年,油田提出打好东濮老区稳产阵地战,努力增加优质储量,提高收率和单井产量。首先是精细勘探,保持储量稳定增长,为长期保持稳产打牢基础。其次是精细开发,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注井网结构,重组地面工艺流程,改善老区开发效果,增强稳产基础。另外,油田还将优化改造集输、注水、电力等系统,提高地面系统效率。

普光:中原油田的希望之光

2009年10月,普光气田成功投产试运。

随着普光气田的投产,中原油田的版图从黄河之滨扩展到川东北,单纯依靠东濮这一支撑点的局面得到改变,极大地缓解了困扰油田多年的储量不足、人多油少、发展动力不足的矛盾,增强了油田广大干部工人持续发展的信心和科学有效发展的能力。

近年,针对高含硫气田特点,油田不断优化开发方案与井位设计,精心组织作业施工和地面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普光主体开发井优化和钻井工程全面完成,38口开发井均钻遇优质气层。投产作业达到设计要求,一期9口井实测无阻流量平均单井585万立方米,后85亿立方米投产作业完井24口,实测无阻流量平均单井487万立方米。普光气田累计探明储量3831亿立方米,成为迄今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也是我国最大的5个20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大气田之一。目前,在海相勘探突破的同时,普光气田陆相勘探也取得突破。陆相地层天然气不含硫化氢,埋藏浅,是优质的清洁能源。海相、陆相立体勘探无疑又为普光气田进一步挖掘储量潜力,确保普光气田稳产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预计未来8~10年,普光气田将保持80~100亿立方米的生产规模。

2010年,普光气田生产混合气53.6亿立方米。届时,中原油田年生产油气当量将达到871万吨,超过1988年年产722万吨的最高峰。

普光气田开发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投产和精细管理阶段,需要我们全力打好普光气田开发攻坚战。2010年,油田将在抓好一期20亿产能平稳运行、二期85亿产能投产试运、大湾区块产能建设和安全环保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海相和陆相滚动勘探研究,争取新的发现,增加可动用储量。

内蒙古:中原油田的接替战场

1月11日,中原油田内蒙古探区勘探开发指挥部揭牌成立,吹响了进军内蒙古探区的号角。

2009年10月,集团公司将内蒙古二连盆地的1.96万平方公里的油气勘查区块划归中原油田勘探开发,并要求今年实现勘探突破,在3~5年内建成20~30万吨产能。至此,中原油田在内蒙古探区已经拥有包括白音查干、查干凹陷、二连盆地在内的3万多平方公里勘探开发阵地。成立内蒙古探区勘探开发指挥部,就是着眼这一目标、根据这一部署作出的相应安排。1993年,中原油田获得内蒙古白音查干1800多平方公里的油气勘探权。历经17个春秋,中原油田已经在白音查干先后落实多个含油构造,成功发现了达尔其、桑合、锡林好来等3个油田,累计探明优质储量近3000多万吨,储量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尤其是2004年以来,原油年生产能力每年以两万吨的速度递增。目前,白音查干已建成1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成为中原油田最现实的产能接替区。

查干凹陷是油田重要勘探新区之一,勘探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因构造演化极其复杂,凹陷地质评价困难重重。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勘探研究,但一直未获工业油流。今年,经过反复论证,油田对力1井实施酸压,获得了日产18.8吨的工业油流,突破工业油流关。查干凹陷实现了深层勘探突破,上报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468万吨,成为集团公司2009年4个勘探新发现之一。

随着二连盆地划归中原油田,内蒙古探区已经成为油田实现战略接替最现实、最可靠的阵地。

今年,油田作出了将油气接替的战略重点转移到内蒙古探区的战略部署。建设内蒙古油气生产基地,需要我们打好内蒙古探区勘探进攻仗。重点实现三个目标,一是白音查干增储上产,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0万吨,保持油气产量稳定增长;二是继续扩大查干区块成果,实现控制和预测储量升级;三是实施二连新区滚动勘探开发,争取发现规模储量。

如今,中原油田拥有了东濮这个坚实的大本营,拥有了普光、内蒙古这样两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基地,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之欢欣鼓舞,没有理由不为之摩拳擦掌,没有理由不为之倾心竭力,贡献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油田将形成“三足鼎立”稳定发展格局,三大油气生产基地相互呼应,共同撑起中原油田百年基业。

远期合约是否一定是下降的?

2008年总结与2009年行情展望

总体来说,玉米整个基本面目前仍然偏空。

宏观经济没有见底,世界及中国经济将继续下滑,

原油价格有进一步下跌要求,中国玉米又遇连年丰产,

需求受经济影响不振,现货价格已经连续下跌了几个月,

商品持续着空头氛围,除国家收储外,没有其它确定性的利好。

后市玉米价格上涨无非寄希望于外盘玉米上涨,

可能会拉动出口,南美及后期东北的天气不利于玉米生长以及玉米种植收益下降,

明年中国与美国玉米可能因种植面积下降而减产,

但这些因素还不能确定成为玉米后市真正的利多。

从技术上看,CBOT玉米及DEC玉米目前都处于熊市之中,

短期出现反弹,不排除见底的可能,但是更可能是需要长时间的震荡筑底。

DEC玉米最深下跌位可能是1350元/吨上下,

而CBOT玉米底部区间在300美分到340美分之间。

2009年行情很有可能是上半年筑底,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在9、10月开玉米可能缓慢上涨,

但高度分别在1750元/吨和440美分/蒲之下。

总体上看,2009年玉米行情不容乐观。

瓜达尔港有何价值?

期货合约不一定远期就一定是下降的,未来展望可能会上涨,在未来的月份现货需求量会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远期合约是有可能升水的,例如现在的原油,近期交易的合约就价格低,远期更高。

净利预增的挺多:国科微、中兴通讯

中国援建、中国企业中标运营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已于2016年11月13日隆重开航,这无疑是中巴经贸合作和整个中巴经济走廊的标志性项目。作为建设方和运营方的母国,我们当然希望这个港口能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但这个港口与中国能源进口基本无关,无论从安全性还是从经济性衡量,“中东—瓜达尔—中国”油气运输路线都不具备合理性。

“中巴油气管线”构想的倡导者们宣称,波斯湾油气在瓜达尔港上岸,通过陆路输往中国,比全程海运输往中国的路程缩短85%,而且可以破解中国能源进口安全的“马六甲困局”; 2015年春节前后,一篇题为《巴基斯坦第三大港口4月运营我国石油运输线缩短85%》的报道在网上不胫而走,这种说法基本前提概念和结论都属误导;事实上,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从经济性衡量,“中东—瓜达尔—中国”油气运输路线都不具备合理性。

“中巴油气管线缩短波斯湾油气输华路程85%”之说基本前提概念错误在于忽视了中国是个国土广袤的大国,且区域发展落差显著,人口、经济活动、石油天然气消费大多数分布在远离新疆的东部沿海和中部,波斯湾油气海运到达中国港口就是直接到达中国主要消费市场,倘若取道瓜达尔港运到喀什,则还需要经过4000公里-6000公里管道、铁路转运方能抵达东部和中部消费市场,实际运输路程绝无可能缩短85%。

同时,也正是由于以高成本陆路运输取代低成本、大运量海路运输,即使不考虑由此而增加的安保成本,“中巴油气管线”构想也注定是不经济的。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即使是在地形条件不复杂地区建设的油气管道,其投入产出比也低于海运。同样是20亿美元投资,用于管道大约可建成1000公里输油管道,年运输量3000万吨;用于海运,则可以建造20艘超大型油轮(VLCC),年完成运输量4000万-6000万吨;两类资产的流动性更是差距悬殊。

中国海路油气运输全程基础设施已经大体齐全,但想象中的“中巴油气管线”相应基础设施需要白手起家从头建设,东道国巴基斯坦目前就连稳定的电力供给也不能保证,尚待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一系列发电项目为他们化解这一难题,何况从瓜达尔到喀什需要翻越海拔五六千米的喀喇昆仑山口,这条想象中的管道需要建设功率超大的泵站,还需要为高原地区的管道提供额外的加热、保温设施,耗费的投资就更高了。

入境之后,从喀什到东部、中部主要消费市场的管道也需要再穿越数千公里沙漠戈壁,建设成本同样远远高于一般平原地带。

在运输成本方面,想象中的中巴油气管线同样不能与海运相比。有日本学者曾经如此描述现代超大型油轮运输成本之低,声称沙特原油到日本运输堪称“零成本”,波斯湾近乎日本的“本地油田”;今天,波斯湾原油至中国东部沿海海运成本之低,同样使得波斯湾犹如中国东部的“本地油田”。

根据2010年2月安德鲁·埃里克森和加布里尔·柯林斯研究报告《海运进口的现实和战略后果:中国的石油安全管道之梦》的数据,油轮从沙特拉斯塔努拉至宁波7000公里海运运费为1.25美元/桶。按1吨折合7桶计算,折合8.75美元/吨;再按2016年11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6.8779元折算,约合人民币60.1816元/吨。倘若未来非洲东海岸油气能够供给中国,海运成本与此大致相当。相比之下,同一份报告估算结果认为,通过想象中的中巴石油管线运输石油,入境1000万吨/年的运输量运输成本就比海运高10亿美元,亦即每吨运输成本高100美元。

再加上从新疆至内地主要消费市场运费,合计运输成本接近1000元/吨,等于沙特-宁波海运原油成本的16.6倍。2016年11月22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49.09美元/桶,按1吨折合7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6.8779元计算,约合2363.4528元/吨,想象中的中巴石油管线运输成本达到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42%,海运成本相当于国际市场油价的2.5%,通过中巴石油管线运输的原油市场竞争力之低下,可见一斑。

同时,随着美国油气出口增长和新巴拿马运河通航,全球油气贸易运输线路正在悄然调整,除波斯湾和非洲油气之外,中国东部海港还可以同时以有竞争力运输成本接受来自美国、委内瑞拉的油气,未来可能还会加上巴西盐下层油气,从而提高其设施利用率,降低分摊成本。

考虑到委内瑞拉石油储量超过沙特,巴西盐下层油田又被视为新千年以来世界最大石油发现,其储量保守估计约为500亿桶,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油气研究中心2015年报告称,其可储量有90%可能达到1760亿桶,10%可能达到2730亿桶,国际能源署《2013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甚至预测2035年巴西石油产量将占全球新增供应量的三分之一;倘若尼加拉瓜运河能够建成,这条运输线路的流量和成本还会更有竞争力。相比之下,瓜达尔路线做不到这一点,从而更恶化了其成本劣势。

从安全角度讲,所谓“马六甲困局”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伪命题。这个概念最初问世于冷战时期的日本,当时日本油气能源供给高度依赖于波斯湾,其盟友美英西方国家控制着波斯湾油源的安全命脉,想敌苏联海军唯一可能切断的日本油气和其他货物运输的咽喉就是马六甲海峡。

今日中国面临的形势则不同,可能切断海路运输的“想敌”是美英、印度海军。由于美英海军掌控波斯湾油源的安全命脉,美国中央海军司令部及第五舰队就驻扎在巴林,英国设在巴林米纳萨尔曼港的永久军事基地也已于2015年末开土动工,外加在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军事基地,他们若要切断波斯湾油气对华供给,只需直接监督海湾国家关闭油阀即可,无需借助马六甲海峡。加上位居印度洋之中的迪戈加西亚基地,他们可以封锁非洲印度洋沿岸油气输出港,也无需借助马六甲海峡。就是中国海军要为保障波斯湾和非洲油气供给而与美英、印度海军交战,瓜达尔港面对的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显然也比南海更能让想敌坐收以逸待劳之利。

同时,想象中的中巴油气管线非但不能增加中国油气进口的安全保障,反而提高了安全风险。这不仅表现在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对中国海军的“地利”不如南海,更表现为陆路风险从无到有急剧升高。毕竟,巴基斯坦是一个反武装活跃的战乱国家,瓜达尔港所在的俾路支斯坦省存在强大的分离主义势力,历史上爆发过惨烈的大规模平叛战争;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西北边境省)的塔利班势力根深蒂固,处于半独立状态;巴基斯坦军为镇压联邦直辖部落区叛乱曾出兵10万之众;克什米尔地区与印度存在争议,军事摩擦高发?经过这样一些地段的中巴油气管线,其安保成本几何,难以想象。

而且,与海运相比,铺设在陆地上的中巴油气管线大大降低了威胁中国能源进口的门槛。因为要有效威胁中国海路能源进口,必须投资数百亿上千亿元建设一支现代化海军;而要威胁陆地上的油气管线,资助几百万千把万元武器装备和军费就可以做到了。由是观之,铺设中巴油气管线以求中国油气进口安全,实属南辕北辙。

以发展眼光审视远避海路以求安全思路,其谬误之处更甚。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第一造船大国,中国海上实力日益上升;境外海路“维稳”投入产出比日益优于陆路“维稳”。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昔日追求远避海路以求安全的思路将日益背离现实;我们制定安全战略,不能仅仅着眼于当下,还要放眼未来。

或曰中巴油气管线价值之一在于接入未来伊朗油气管线,其实不然。因为伊朗油气即使通过管线输往中国,取道中亚—北疆路径无论是安全性还是经济性都优于巴基斯坦路径,而且可以利用多条现成管道。不仅如此,伊朗方面也未必乐意通过巴基斯坦路径对华出口油气。从沙特等海湾国家到伊朗,并不十分乐见中巴经济走廊推进,更不乐意见到这个走廊规划规模太大,因为这样一来会降低它们的投资在巴基斯坦的相对地位,削弱它们在巴基斯坦的影响力。相当程度上是出于这类考虑,沙特希望中国“一带一路”规划集中投资于东亚、东南亚,少向西亚投资。

进一步审视我们所追求的能源安全目标本身,中国能源安全目标不应当是在战时保持平时的能源消费数量和模式,为这样一个不合理的目标而投入是错误的。中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出口大国,工业生产中很大一部分是面向出口市场,在战时不可能维持这样的出口规模,由此会大幅度减少平时为生产、运输出口商品而消耗的大量油气能源。届时即使暂时出现波斯湾进口油气海上运输中断的极端情况,国内产能和从周边陆地邻国进口的油气也足够满足需求。和平时期为了保证下游产业市场竞争力而不宜使用国内和周边高成本油气,战时则不然。而且,中国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煤炭,平时为了保持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竞争力而要尽可能多使用廉价的进口油气,熊市时期尤其如此,战时则可以将相当一部分油气消费转为煤炭。

由于2012年以来可能持续10年-15年的初级产品熊市利好印度经济远远多于利好巴基斯坦,从而将显著加剧南亚次大陆实力对比格局失衡,为了我国的国际战略,平衡南亚实力对比,削弱巴基斯坦国内极端势力因国力对比不利而更加倚重恐怖主义的内在动机,我们有必要适度扶植巴基斯坦经济,但这种扶植主要还是应该通过商业性项目进行,我们的项目选择与布局也要客观、冷静,充分考虑客观经济规律和安全问题,总量需要适度控制,不可一厢情愿。

在这个问题上,要防止国内某些局部利益集团企图误导国家决策。也要防止一些舆论无限拔高中巴经济走廊的政治和经济价值,误导国家决策和社会认识。

今年经济形势怎样

《松塔 财经 》 最及时有效、中立客观的 财经 公告和公开讯息解读。

1、天华超净

公司与宁德时代共同投建10万吨碳酸锂冶炼产能项目。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天华超净(300390.SZ)1月28日公告,公司与宁德时代于2022年1月28日签署《关于10万吨碳酸锂产能之合资经营协议》,拟与宁德时代或其全资子公司共同以现金在宜春市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投建10万吨碳酸锂冶炼产能项目。

科普

碳酸锂从锂矿中提取,是锂电池产业链最上游的原材料。

天华超净拥有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医疗器械产品和新能源锂电材料三大业务领域。目前公司锂电材料产品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8成,医疗器械产品占总营收2成。旗下控股子公司天宜锂业是一家专业从事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新能源 汽车 用动力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

解读

天华超净携手宁德时代能有效整合双方优势,未来公司锂盐业务有望充分受益。天华超净子公司天宜锂业此前主要产出氢氧化锂,但国内国外目前缺的是碳酸锂,设立合资公司投建碳酸锂项目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出。

天华超净目前已经拥有电池级氢氧化锂产能2万吨/年。本次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宁德时代占股9成,天华超净占股1成。该协议规划建设碳酸锂产能10万吨,预计于一年内达产5万吨,2023年底完成剩余5万吨产能。项目达产后,天华超净的收入或将大幅增长。

碳酸锂是新能源上游的黄金赛道,未来长期景气。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普及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碳酸锂需求日益增加。民生证券认为,预计未来全球锂供应紧张将长期持续,高锂价中枢将是未来行业常态。当前锂价下,板块估值性价比凸显,把握自给率高+业绩兑现高两条主线。

据百川盈孚数据跟踪,截止到1月28日,国内工业级碳酸锂(99%)的市场主流成交价格35.1-35.5万元/吨之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99.5%)市场主流报价区间在37.5-38.6万元之间,均价涨至38.04万元/吨,目前市场供应紧张。

中研普华在近期出具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未来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平均价格仍将较2021年上涨,其中碳酸锂2022年将上涨16.3%至21000美元/吨;此外,其还指出,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20%,对应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24万辆,对应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1万辆,合计碳酸锂需求100.2万吨,预计2025年碳酸锂需求将暴增3.6倍。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天华超净2021年三季报营业收入23.22亿元,同比增加118.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3亿元,同比增加139.51%。

2、国科微

公司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253%-323%。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8日,国科微(300672.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2.5亿元-3亿元,同比增长252.83%-323.40%。随着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AI编解码系列芯片的出货量高速增长,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公司营业收入不断提升,并于2021年度突破23亿元。

科普

国科微主要产品是固态存储系列芯片。

解读

国科微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2.5亿元-3亿元,不及机构预期。最近2家机构对国科微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3.38亿元。

国科微2021年利润大增的原因包括:在全球半导体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获得补助。

固态存储系列芯片在2021年上半年贡献了93.31%的收入和71.11%的利润,是国科微最核心的产品。

2021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产能紧缺,生产交期大幅延长,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行业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在全球半导体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国科微的多个产品实现的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

固态储存芯片用于固态储存硬盘。根据智研咨询统计,2020年我国固态存储硬盘需求量约3900万片,到2025年,我国固态存储硬盘需求量将达到约6700万片,复合增长速度将达到10%以上。

从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固态存储控制芯片行业呈现着多极化的格局,目前行业并未出现垄断企业。国科微算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固态存储芯片厂商。

另外,国科微近年来持续获得高额补助。2021年11月,公司收到补助1.5亿元,增厚2021年利润6127.71万元。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国科微实现营收9.25亿元,同比增长404.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783.27%。

3、中国国航

“预亏王”诞生?中国国航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

概述

1月28日,中国国航公告, 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4.09亿元。2021年国际航线投入持续受限,国内客运市场流量大幅波动,公司经营效益改善难度日益加大。油价攀升,汇率波动等因素进一步增大公司经营难度,同时主业相关投资企业亦受到严重影响。

截至目前,中国国航是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亏损最多的。

科普

中国国航从事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国内、国际公务飞行业务;飞机执管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

解读

中国国航巨亏大超机构预期。中国国航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最近17家机构对中国国航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亏损105.5亿元。其中,最为悲观的华创证券认为中国国航2021年要亏142.82亿,中国国航业绩预告比悲观更悲观。

2020 年全球航空旅客人数相比2019年大降60%,2021年有所恢复,但仍然只有疫情前约 5 成。这种程度的需求崩塌在 历史 上看是前所未有的。国际航线占比大的中国国航亏损最为显著。

作为航空公司,2022年能否回暖,首先要看疫情能否得到控制,其次要看国际油价情况。

招商证券认为:

国际线的开放根本上取决于疫情的发展,而疫情有望在 2022 年出现缓和。国际线开放预期在提升。1月20日,院印发《“十四五” 旅游 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及时研判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科学调整有关人员来华管理措施,适时启动入境 旅游 促进行动。这表明在扩内需的主线下, 旅游 业的复苏被提上日程,而与入境 旅游 息息相关的航空国际线开放也可能被摆上日程。

国际油价方面:对未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市场分歧很大。

日前,欧佩克内部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原油供应持续过剩,全球原油库存将在未来一年内不断增加,几乎补足2021年消耗的所有库存量。

原油“大多头”高盛则表示,在疫情继续威胁需求和投资之际,全球石油市场尤其可能吃紧。油价可能在2023年达到100美元。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国航单季度主营收入1.94亿元,同比上升5.2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5.36亿元,同比下降427.17%。

4、中兴通讯

公司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52.59%-69.02%,不及预期。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8日,中兴通讯(000063.SZ)公告,2021年公司预盈65亿元-72亿元,同比增长52.59%-69.02%。2021年营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其中,三大业务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2021年资产减值损失预计约14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度资产减值损失约11亿元,主要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紧张情况下,公司对关键物料提前备料,考虑到公司备料及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与前期政策保持一致,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科普

中兴通讯主要业务包括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消费者业务三块。

解读

中兴通讯2021年业绩不及机构预期,2021年公司预盈65亿元-72亿元,最近32家机构对中兴通讯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数平均数)为73.4亿元。

按照公告说法,2021年中兴国际出现14亿资产减值,其中第四季度减值11亿,主要原因是芯片供应紧张。展望2022年,芯片供应将有所缓解,但整体仍然处于略为紧张的市况。

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环节,不涉及芯片的生产制造领域,此前,中兴通讯曾表示,“目前全球半导体行业产能供应紧张,产业链的伙伴或多或少受到一定影响。”

中兴通讯在芯片领域取的是“Fabless”模式,即无晶圆制造,只进行芯片设计。晶圆制造供不应求导致中兴通讯“缺芯”。

2021年缺芯,引发晶圆制造扩产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各大晶圆代工厂宣布扩建的产能将陆续在2022年开出,新增产能集中在40纳米及28纳米制程,预计现阶段极为紧张的芯片供应将稍为缓解。然而,由于新增产能贡献产出的时间点落在2022下半年,届时正值传统旺季,在供应链积极为年底节庆备货的前提下,产能缓解的情况有可能不太明显。2022年晶圆代工产能将仍然处于略为紧张的市况,虽部分零部件可望纾解,但长短料问题仍将持续冲击部分终端产品。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中兴通讯单季度主营收入307.54亿元,同比上升14.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7.74亿元,同比上升107.58%。

免责说明

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时间,但全球经济依然并不平静,各类潜在风险相互交织,并折射出全球经济的四大显著特点:

首先,全球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一些国家仍然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同时,由于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导致全球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大多数经济体仍需将“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而相比之下,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缓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最新预测,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为3.1%和4%,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6.7%的水平。而各大国际组织也很可能高再次高估全球经济增速。实际上,2014年已经不是第一次高估经济增速了,IMF对全球经济从2011年以来基本上都是高估的,专门负责美国经济预测的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更是从2007年以来每一年下调对潜在产出的估计,这是非常罕见的。基本上,高估经济增速是全球群体性的失误,这很可能预示着潜在经济增速下降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常态”。

其次,大宗商品繁荣周期结束引发价格危机。今年以来,由于供过于求拖累价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5%左右,这也是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达到峰值后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特别是随着美国页岩油产出超过OPEC的闲置产能,原油市场的定价机制将主要由美国页岩油的边际成本所决定。美国页岩油生产增加正在给全球能源流动产生越发深远的影响,并削弱OPEC的定价能力。在全球能源供应过剩和“三国杀”式国际博弈中,国际油价更是油价自由落体式的下落,较6月高位跌幅48%,创五年来新低。而由此触发的大宗商品暴跌浪潮,无疑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

第三,各国经济复苏格局分化加剧多重风险。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两大板块经济复苏态势不平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通过三轮 QE

释放流动性,压低国债收益率,推升房市股市价格、并通过财富效应促进经济增长。页岩油技术革新带来的原油生产放量也导致其能源进口依赖度下降,贸易逆差收窄使美国经济走上稳健复苏的轨道。今年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大幅上调至5.0%,创下了过去11年以来之最,10月份失业率回落至5.8%,为六年来新低。欧元区和欧盟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2%和0.3%,虽然比二季度稍有改善,但仍处于衰退边缘,欧洲经济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到货币周期驱动,内生增长动力严重不足。日本经济4至6月的按年化计算,季度环比大幅萎缩了7.1%,“安倍经济学”几乎宣布破产。

世界各国走势分化、结构分化、周期分化导致政策进一步分化。美联储退出量宽、美元步入升值周期,以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意味着资金在各个经济体中出现“大进大出”的压力将增大,将会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加剧导致市场波动率以及多重经济金融风险。

最后,全球经济失衡状况逐步有所减弱。近两年,发达国家要减少经常项目赤字,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要通过提高国内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来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将经济增长的源泉从出口转移到国内需求上,以国际收支账户为主要特征的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失衡已由2006年的峰值缩小了三分之一以上。由于发达经济体仍旧在全球需求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外部需求疲软会影响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那些以出口为经济增长动力的经济体。

展望2015年,全球经济整体仍将缓慢弱势复苏,联合国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2015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15年全球跨国投资规模将从2014年的1.6万亿美元扩大到1.7万亿美元。

然而,2015年全球经济格局受制于三大变量,一是能源和大宗商品下跌导致全球性通缩风险。疲弱的需求,庞大的库存将导致2015年大宗商品价格、国际油价仍难以摆脱持续走低的局面。

二是美元已经进入强势周期,不仅会加速资本外逃,也进一步打压经济,使许多以美元计价的新兴经济体海外债务风险,并推升全球融资成本上升。美联储每一轮QE的退出都会对新兴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那些具有双赤字、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经济体,容易遭受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的风险。

三是新兴经济体“回溢效应”风险突出。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均受到内部结构调整滞后的困扰。作为赶超型经济,新兴经济体大都取的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快资本形成以及数量扩张的“要素驱动型”模式。二十年前,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依靠全球分工体系深化带动的“斯密增长”创造出规模巨大的全球化红利。而2008年以来的全球深层次调整还将延续,这与国内工业产能过剩、产出缺口不足,将同时并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各国贸易联系的不断加强,新兴经济体的“回溢效应”或将更加显著,正普遍面临着为增长放缓倒逼国内改革的重要拐点。